 |
|
【產業消息】 |
找金店面 跟著捷運走 |
2008-11-10 |
|
|
|
失業率飆高,企業吹起裁員風,使得民眾人人自危,打算自行開店創業的人變多了,盼望能打出一片天。房仲業者近日發現,來店詢問是否有好店面能出租的民眾增加不少,其中又以捷運共構商圈最受歡迎。
擁有一個好店面,就等於擁有一隻金雞母。在物價上漲、利率走低的趨勢下,不少投資人都想知道,該如何用簡單的評斷準則,覓得心中理想的金雞母。 信義商仲執行協理林彥宏說,從長期投資的觀點看,不動產確實比其他金融資產更具保值性與抗跌性,因此若購買一個優質的店面並長期持有,以其每月固定租金收益扣除購屋貸款,要獲得4%以上的投資報酬率,並非難事。
捷運共構案周邊 商機驚人
值得注意的是,近幾年隨著捷運共構案的完工、住戶陸續進駐後,以捷運共構案為主的新商圈,明顯變多。林彥宏分析,標榜「捷運就在家樓下,到站就到家」的捷運共構住宅,由於與站體零距離,入住的戶數多,衍生的商機十分驚人。影響所及,捷運共構案周邊商圈也跟著鹹魚翻身,帶動當地中古公寓、大樓房價及店面租金。
信義代銷協理呂信銓說,目前多數捷運共構案仍以台北市郊為主,如大坪林站、南勢角站、景安站、木柵站、萬芳社區站、麟光站、新店總站、小碧潭站為主,包括新店、中永和、木柵線等先期路網的各捷運站,皆陸續推出共構或分構產品。
據統計,目前已完工交屋的捷運聯合開發住宅案,有將近20個,其中又以新店線與中和線最大宗。
以板南線永春站的「EAT」為例,呂信銓說,當初該案推出時,售價每坪約40萬至46萬元,雖然單價高出區域行情許多,但由於是屬於「到站就到家」的捷運共構案,加上緊鄰信義計畫區,創下傲人的銷售佳績;而在完工交屋後,成交價更一度站上每坪70多萬元的高峰;如今房價雖小幅修正,但每坪仍有60萬至62萬元的實力。
至於「EAT」樓下的店面,則以服飾、精品、飲品及小吃餐飲為主,儘管受到大環境不景氣波及,部分店家不堪虧損,出現少數店面空置的情況,但每坪租金仍可維持5,000元至6,000元不等的水準。
呂信銓進一步分析,這些捷運共構個案主要的共通性是,都採取20坪以下的挑高套房產品規畫,個案量體多達百戶以上,購屋主力則以25歲至40歲的SOHO族、粉領族及白領上班族居多,這些族群的共同特徵就是「三高」:「經濟能力高、品味高、消費力高」。
住戶多為三高族 消費力強
以單一商圈來說,若能一下子湧入許多追求生活品質的白領階級住戶,除了增進該區的消費力道,相對也提升消費水準。換言之,即使外在環境不佳,這群住戶仍有固定的民生消費需求,只要能掌握這類三高族群的消費特性,捷運共構案的周邊店面在景氣好的時候,業績會衝得快,反轉時亦較抗跌,堪稱是景氣抗寒的投資避風港。
不過,林彥宏提醒有意承租店面的民眾,月租金成本應控制在總營業額的一成到兩成,才會有機會獲利;店東則要將租金投報率掌握在4%左右,也就是說,一個2,000萬元的店面,年租金至少要收到80萬元、月租金達6.6萬元,才算有投資效益。
【經濟日報╱記者黃啟菱/專題報導】
|
|
|
|
|